中国环境:能源气象深度融合,专业化定制服务将是下一步棋

“当前,随着双碳目标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占比的进一步提升,能源电力系统与气象系统正在深度融合。在未来,能源电力气象系统深度融合背景之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基础设施与天气气候的关系更为复杂交织,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发、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会作为风险的倍增器,我们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能源气象融合主题论坛上,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表示。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能源和气候领域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需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践行双碳的目标,能源是主战场,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是主力军。与此同时,气象是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关键因素。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表示,在这个全人类挑战和机遇面前作出气象人的新贡献,在应用技术层面上各方不能满足于原来所谓的公共服务或者是通用的资源服务,新能源服务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很广的科技技术含量,是一个非常专业化、非常需要定制化的特殊服务领域。

同时,他认为,“术业有专攻”,新能源领域是个高新科技领域,最终的效果要基于部门之间或者领域之间的密切合作,这是术业有专攻,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合作共赢是最佳途径,世界气象组织作为一个联合国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的合作,是我们与NGO合作的成功典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合作帮助全球和联合国所有的会员国加快能源转型。”张文建表示,1+1大于2,在数学上永远是不对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间以及业务合作上确是合理的,我强调呼吁所有的企业都积极地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和WMO建立的合作框架,我也相信两个大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共同寻求绿色发展之路,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中心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给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危机的思路和看法。“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使用,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同时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增强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实现能源安全和电力保供。”

能源气象融合发展,将有助于提高能源的气候适应能力。“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能源电力系统与气象气候行动耦合日益紧密,受极端天气影响广度和强度都将显著增加,提高电网规划灵活充裕度,增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加强电网设备的气候感知性,需要科学、技术、政策等多层面的系统创新。”李宝森表示,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气象组织、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举办此次高端论坛,创新提出能源气象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气候气象、能源电力、跨领域深度合作,产生出丰硕的思想理论和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