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分析甲烷温室效应及全球减排难点

北京时间10月18日媒体报道,非营利性组织“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日前发表《甲烷:全球气候的威胁与机遇》文章,介绍甲烷温室效应及其减排难点。

文章指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人们对甲烷减排的关注度逐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在20年时间尺度内,甲烷的致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6倍;目前,大气甲烷浓度为工业化前的2倍以上,且增速未见放缓;迄今为止,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为1/3。除引发温室效应外,甲烷还可转化为地面臭氧(一种危险的空气污染物),每年可导致全球50万人死亡,并抑制植物生长。不过,甲烷的大气存在寿命仅为10年左右,其减排措施也普遍简单可行(尤其在油气开采行业),因此快速削减甲烷排放可有效抑制全球变暖。

文章认为,全球甲烷减排工作的难点在于排放数据不准确且获取困难。国际能源署(IEA)今年公布的甲烷追踪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能源行业甲烷排放量比各国政府官方数据高约70%。为此,部分环保组织、企业希望开发分辨率更高、视野范围更大的新型甲烷排放监测卫星,以准确计算全球各地甲烷排放量。例如,美国环保协会(EDF)分支机构正在研发的MethaneSAT卫星能够测算一定区域内甲烷排放总量;美国地球观测企业Planet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非营利组织Carbon Mapper联合开发的遥感卫星可准确识别甲烷排放源。未来,各类遥感卫星拟将监测数据汇总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旗下国际甲烷排放观测(IMEO)平台,向公众展示各国(地区)真实甲烷排放量,同时为各国(地区)政府制定甲烷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来源:Chinadialogue、B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