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借新能源汽车,抢占低碳“高地”

3月底,2021年“两会”余温尚存。看全国两会可知中国开新局,看地方两会可明各地经济工作新风向。“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规划更是备受关注,尤其是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已释放出持续加码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环保产业的信号。不少省份明确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并勾勒出详细“施工图”,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地方布局热点。

3月24日,赛迪研究院发布《对各地方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六点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聚焦重点省份与城市,北京、上海等低碳试点地区和青海、西藏等清洁能源大省应主动作为,提出率先达峰路径及目标,并应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环境,针对性制定重点领域的碳达峰路径图。

因此,《新能源汽车报》记者梳理了北京、上海等低碳试点地区和青海、西藏等清洁能源大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布局。

碳达峰是任务清单标配

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

“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建议》指出,地方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责任主体,应准确把握国内、省内两个大局,在国家层面做好目标支撑,在省级层面做好部署协调,科学设计不同区域分阶段碳达峰路线图。北京、上海等地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环保和碳排放放在突出位置。

如北京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这些举措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设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上海也提出,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同时,上海提出今年将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建议》中还提出,各地应依托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系统梳理本地产业结构、优势与短板,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碳达峰路径。

如青海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充分发挥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优势,以新能源发展优势弥补产业结构偏粗偏重的短板。青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开展企业上云三年行动,支持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在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方面,青海还提出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加快充电桩等设施建设。

而另一个清洁能源大省——西藏也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绿色建筑建材和绿色建造。

多方倡导绿色出行

低碳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建议》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从需求端倒逼产业供给端的绿色低碳转型;鼓励绿色出行,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体系;聚全社会之合力,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到生产生活的实处等。

北京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等,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新发展。其中,在深化交通综合治理方面,北京倡导坚持绿色优先,让绿色出行更加通畅便捷。

上海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做实做细家门口服务。其中,《报告》指出在老旧小区、医院周边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事实上,今年1月,《2021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还提出,在2021年,上海地区将新增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1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00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青海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在提升循环经济方面,支持以锂电池、新型合金、碳纤维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延伸,加快先进制造等领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西藏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绿色清洁能源、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创建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董战峰表示:“绿色、环保、低碳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在某种程度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抓手。各地应把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作为重要任务,贯彻在整个‘十四五’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