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执行摘要  
2023 年是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节点,联合国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呼吁全球加快  
清洁发展,扩大公正转型,增强气候韧性。当前,各国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清洁能源实现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地缘冲突、产业脱钩断链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加剧  
能源安全挑战,制约各国能源转型实践。新形势和新挑战要求全球能源系统实现包容  
公正韧性转型,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目标。  
报告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和规划,采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搭建的  
全球综合评估模型,系统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  
即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和载体,以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能源与产业协同、  
能源与气象协同为抓手,促进全球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  
韧性转型  
清洁  
主导  
智慧  
高效  
电为  
中心  
全球能源  
互联网  
互联  
互通  
多能  
协同  
包容转型  
公正转型  
图 1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转型的思路  
3
执行摘要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绩斐然,但距离碳中和目标仍需持续努力。  
1
2
●ꢀ ꢀ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共识。各国不断提升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力度,全球超过 150 个国  
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投资中清洁能源相关投资的比重占近六成,2022 年  
达 1.4 万亿美元,绿色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 ꢀ  
清洁能源实现高速发展。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远超预期,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攀升。  
2022 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 33.8 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  
量达到 8.3 万亿千瓦时。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近 1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  
增长了 3 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超过 34%。  
●ꢀ ꢀ  
减排力度仍需加强。2022 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366 亿吨,创下历史  
新高。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高约 1.2℃,极端天气愈加频  
繁。全球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窗口期十分有限,最新的全球盘点结果表明  
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尚存较大差距。各国亟待进一步加速能  
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能源安全保供压力大、高碳产业转型难度高、极端天气影响加  
剧等新挑战。  
●ꢀ ꢀ  
能源保供形势严峻。在能源低碳转型新阶段,能源供应安全主体逐步由化石能源拓展  
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装机小出力”特征明显,发电“靠  
天吃饭”属性突出,现阶段对电力平衡支撑能力不足,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  
●ꢀ ꢀ  
能源产业转型矛盾突出。全球能源转型带来新旧产业更替,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  
同时,也将导致化石燃料行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工作岗位锐减和就业结构转变。有研  
究显示,化石能源及石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产能缩减、就业减少、地区发展  
不平衡等问题。  
●ꢀ ꢀ  
极端天气影响电力安全。极端天气频发加剧电力系统的气候敏感性。由于可再生能  
源具有波动性、随机性、不可控性等特点,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将更易  
受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需要从规划建设、调控运行、应急管理等各个环  
节持续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  
4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包容发展  
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包容发展  
更好促进能源系统公正转型  
有助于提升能源系统气候韧性  
公正  
充裕性  
灵活性  
可靠性  
多能互补  
互联互通  
高效互动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普惠可及  
能源系统韧性提升有利于  
清洁能源更好更快发展  
能源公正转型有助于提升社会  
公平,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图 2 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和载体,以“三大协同”促进能源“三大转型即以清洁能  
源与化石能源协同、能源与产业协同、能源与气象协同促进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  
型,构建安全、经济、智慧、绿色、开放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
●ꢀ ꢀ  
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  
智慧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核心是以清洁能源为主体、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平台、多  
种能源互补互济、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电与其他能源融合转换的新型电力系统。  
●ꢀ ꢀ  
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内涵:能源包容转型是指以系统、开放方式推动能源转型,  
融合多种能源、发展模式和技术方案,加快全球清洁发展。能源公正转型是指以平  
等、共赢原则推动能源转型,协调能源与产业、就业和社会治理,让人人享有可持  
续能源。能源韧性转型是指以创新、安全理念推动能源转型,统筹能源系统与气候  
环境等自然系统,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 ꢀ  
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向:一是注重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挥化石能源安  
全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提速清洁转型进程。二是统筹能源与产业协同,以全球能  
5
执行摘要  
源互联网为平台实现产业更新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就业民生。三是加强能源  
与气象协同,加快能源与气象技术融合与突破,建设气候适应型能源电力系统。  
全球碳中和  
目标  
包容转型  
公正转型  
韧性转型  
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  
清洁能源开发  
能源与产业协同  
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带动体面就业  
提升能源可及性  
能源与气象协同  
气候适应型电力系统  
气候适应型能源系统  
能源气象融合技术发展  
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  
能源  
系统  
转型  
化石能源转型发展  
灵活性资源体系建设  
新型电气化建设  
全球能源互联网方案  
“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电氢冷热气”互通互济的能源消费体系  
方案  
理念  
多网融合互联互通的能源配置体系  
以零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和经济体系  
全球能源互联网  
配置平台化  
创新融合化  
生产清洁化  
消费电气化  
业态数字化  
图 3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的思路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是以全球综合评估模型为框架、以能源系统优化和电力系  
统规划模型为核心,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大气循环、气候影响、  
技术创新等因素,定量模拟从当前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全球能源系统  
转型路径,客观评估方案的技术特征、综合效益和实施可行性,为落实《巴黎协定》提  
供一套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技术方案。  
4
●ꢀ ꢀ  
综合评估模型:采用国际权威的 MESSAGE 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与宏观经济模  
型(MACRO全球生态模型(GLOBIOM大气污染模型(GAINS气候模  
BCC_SESM气候损失评估模FUND连接,通过优化求解技术可行、  
经济高效的全球碳中和方案,量化评估方案的减排路径、技术组合、综合效益。  
●ꢀ ꢀ  
能源系统模型:模拟分部门、分环节、多能源技术组合的能源系统,集成 7 大领域  
30 余类关键技术。考虑未来电力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加速扩大,通过在 MESSAGE  
模型中构建全球电力贸易模块,刻画跨国、跨洲电力传输与交易格局,实现电网互  
联互通对能源电力系统和减排路径的影响研究。  
6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7
执行摘要  
●ꢀ ꢀ  
电力系统模型:基于全球清洁能源资源评估模型(GREAN统筹考虑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和清洁能源基地,以电力电量平衡、系统运行、碳排放为约束,通过电力  
供应经济性、输电技术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综合评估,设计提出电力生产供应  
与电网互联规划方案,实现全球电力系统的优化设计。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路径按照全社会碳排放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阶段  
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部门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是减排主要途径,电力生产是减排潜  
力最大的部门。  
5
●ꢀ ꢀ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路径:第一阶段为尽早达峰。关键是能源排放尽早达峰并将  
峰值控制在合理水平,核心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尽快达峰。2030 年前实现全社会碳  
达峰,峰值控制在 445 亿吨,能源活动碳排放峰值为 360 亿吨。第二阶段为快速减  
排。关键是能源系统转型和全面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2050 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降至  
92 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 75%。第三阶段为全面中和。关键是加快化石能源  
存量替代。2060 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降至 38 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 90%,辅  
以碳捕集、负排放和碳汇技术,实现全社会碳中和。  
●ꢀ ꢀ  
能源领域减排潜力最大。2060 年能源生产相比达峰年减排 145 亿吨;能源使用相  
比达峰年减排 176 亿吨,其中工业减排 50 亿吨,交通减排 93 亿吨,建筑减排 33  
亿吨。能源部门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累积贡献了 80% 的减排量,是实现碳中和的主  
要途径;能源效率提升、碳捕集以及负排放技术是重要补充。  
ᅲᬞ䓳ሥ  
ᔠ䕔
܄
ᣇ  
ڝ
䲗͢ু  
ꢆꢂꢂ  
ꢅꢂꢂ  
ꢄꢂꢂ  
ꢃꢂꢂ  
ꢁꢂꢂ  
ꢀꢁꢂꢂ  
Ꭹв  
㘲⏅≰
ߝ
 
ۑ
᳌౔౥
ݞ
⩝喕"'0-6喖  
Ꮤᐸ➞ู⤻  
ጚ͏䓼⽀  
ߐ
䘝䬝
܄
ᣇ䌤ᒹ  
ⷨ⼰䮙  
㘲⏅≰
܄ߝ
ᣇ䌤ᒹ  
ڝ
⹳яⷨ͢ু䌤ᒹ  
图 5 全社会总体分三阶段实现碳中和目标  
8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 ꢀ  
电力生产是减排主力。电力生产是减排速度最快、减排规模最大的能源生产部门。  
火电通过提升灵活性、清洁高效利用、低碳化改造、配置碳捕集设施等技术手段,  
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电力生产部门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 年碳排放降  
至 21 亿吨,2060 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系统加快转型,能源生产向清洁能源主导风光水火储”多  
能互补转变,能源消费向电为中心电氢冷热气”互通互济转变,能源配置向广域互  
联、电 - 氢协同转变。  
6
●ꢀ ꢀ  
能源生产:2050 年一次能源供应总量 193 亿吨标准煤,保障充足的能源供应。煤  
油气相继达峰并减退,清洁能源 2040 年左右超过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主体。清洁  
化水平达到 75%,比其他碳中和方案高约 10-25 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形成“风光  
水火储”多能互补格局,2050 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 90%,其中风光水等可再生  
能源装机占比超过 3/4。  
●ꢀ ꢀ  
能源消费:终端能源消费先升后降,2050 年达到 151 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消费  
总量在 2025 年左右达峰,电能在 2040 年前成为主导能源。2050 年全球用电量增  
至 82 万亿千瓦时,占终端能源的比重(含制氢用电)达到 63%,氢能在终端能源  
消费的占比近 10%,高于其他碳中和方案。终端能源消费形成电为中心电氢冷热  
气”互通互济、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及合成燃料为辅的能源消费体系。  
●ꢀ ꢀ  
能源配置:构建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广域互联的能源配置平台。电力配置从局部  
平衡向跨国跨洲、全球化配置转变。2050 年,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承载  
跨区、跨洲电力流 6.6 亿千瓦。绿氢在能源转型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未来将形成就地  
制备利用与大范围优化相结合的格局。2050 年,氢能实现跨区、跨洲输送约 5000  
万吨。  
●ꢀ ꢀ  
方案特色: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以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电网互联等成熟可  
靠技术为基础,相比其他碳中和方案更重视电力互联的作用,能够通过互联互通促  
进清洁能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开发,具有安全充裕、合作共赢、技术可行、  
操作性强的特点,已成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七个代表性减排  
路径之一。  
9
执行摘要  
2050  
2020  
一次能源消费  
%
20  
%
70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总量: 亿吨标准煤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总量:  
亿吨标准煤  
199  
193  
发电 / 制热部门  
%
84  
%
29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总量: 亿吨标准煤  
总量: 亿吨标准煤  
78  
123  
6.6  
亿千瓦  
跨国跨洲电力流  
终端能源消费  
%
20  
%
63  
电能消费占比  
电能消费占比  
总量: 亿吨标准煤  
总量:  
亿吨标准煤  
137  
151  
亿吨  
亿吨  
二氧化碳排放量  
317  
66  
减排  
贡献  
清洁替代:  
累积减排贡献  
电能替代:  
累积减排贡献  
互联互通:  
基本保证和  
能效提升、  
碳捕集:  
150% 230% 3有力支撑 4重要补充  
降低  
减排成本  
降低  
能源投资  
避免  
气候损失  
加速  
清洁转型  
保障  
发展权利  
减排  
价值  
图 6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特点  
10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能源包容转型的关键在于清洁能源发展与化石能源转型相协同,通过化石能源转型、  
灵活性资源体系建设、终端电气化等途径,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加速清  
洁能源开发,支撑新能源倍增式发展,实现能源包容转型。  
7
●ꢀ ꢀ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采用集中与分布并举、陆海并进方式,因地制宜开发全球风  
光资源,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等区域深入推进大型流域水电开发。在全球资源  
富集地区集约高效规划开发 90、94、35 个大型光伏、风电、水电基地。因地制  
宜在负荷中心地区、非洲等电网未覆盖区域开发分布式风电、屋顶光伏发电等。  
2050 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 90%,风光装机超过 270 亿千瓦、发电量达  
52 万亿千瓦时。  
●ꢀ ꢀ  
化石能源有序转型。化石电源由“电量型”向“容量型”转变,主要发挥安全保  
供、灵活调节和应急备用保障作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发电量不断  
减少,实现化石电源增长与碳排放增长脱钩;应用生物质、绿氨掺烧等技术,实  
现传统化石电源的低碳化改造;通过碳捕集和生物质碳捕集等技术实现零碳和负  
碳排放。常规电源能够带动 3 倍规模的风光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清洁能源倍增式  
发展。  
●ꢀ ꢀ  
建设灵活性资源体系。建设覆盖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多元灵活性资源体系,满足短时  
功率调节和长时能源调节需求。近中期以常规电源和抽蓄调节为主,2050 年抽水蓄  
能、电化学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35亿千瓦。通过虚拟电厂、-协同等方式,  
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安全、提供灵活性资源。  
●ꢀ ꢀ  
推进新型电气化发展。推动更具经济性和操作性的终端电能替代模式,通过以电  
补热、以电补冷、以气补热等多能互补方式推进电、氢、冷、热、气多种能源耦  
合协同发展。工业领域采取电能替代、氢能替代、电制原材料替代。交通领域发  
展电动汽车、推动氢能替代、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推动形成绿色智能的交通行业  
发展格局。建筑领域推广电采暖、电炊事、智能家电、绿色节能建筑,提高建筑  
领域用能效率。2050 年,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电气化率分别达到 57%、68%、  
40%。  
11  
执行摘要  
ꢅꢀꢀ  
ꢄꢆꢀ  
ꢄꢀꢀ  
ꢃꢆꢀ  
ꢃꢀꢀ  
ꢂꢆꢀ  
ꢂꢀꢀ  
ꢆꢀ  
ꢂꢀꢀꢁ  
ꢊꢀꢁ  
ꢉꢀꢁ  
ꢈꢀꢁ  
ꢇꢀꢁ  
ꢆꢀꢁ  
ꢅꢀꢁ  
ꢄꢀꢁ  
ꢃꢀꢁ  
ꢂꢀꢁ  
ꢀꢁ  
ꢃꢀꢃꢂ  
⚙⩪  
ꢃꢀꢄꢆ  
Ꭹв  
ꢃꢀꢆꢀ  
๞♫ⅉआ⩪  
⇮⩪  
፭㻹Ⅹ⩪  
౥☢⩪『  
七⩪  
៲Ⅹ㧹㘲  
⩔➞䉝आ⩪  
پ
ф  
ᵭ⩪  
⊬≀㘲आ⩪  
پ
☢  
⛸⅗आ⩪  
ګ
Ћ  
⌺∶㘲⏅㷺ᱯ
℉  
图 7 全球电源装机容量及结构预测  
能源公正转型的关键是发挥能源与产业协同的“纽带”作用,实现新旧产业更替、保障  
社会公平就业;通过电网互联“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国家间协调发展,降低能源成  
本、提升可及性,全方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8
●ꢀ ꢀ  
新旧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投资带动 2 倍社会资本投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变革,  
将重塑相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形态,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能源与信息产业加速融合。高载能产业的高质量绿色转型,为发展中国家绿色可持  
续工业化提供发展新机遇。钢铁行业用能和生产方式向绿电、绿氢为主过渡,有色  
金属冶炼产业实现“绿电开采 + 冶炼绿氢促进化工产业向电氢协同的生产体系  
转变。  
●ꢀ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球电网互联能够加速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和规模化开发利用,  
通过能源投资、能源输送和绿色零碳产业转移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能源系统  
投资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4.6%。电网互联互通能够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分布时  
间差、季节差、资源差,促进区域协同减排,加快各国碳中和进程,促进全球能源  
与气候环境协同治理。  
12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 ꢀ  
降低社会转型成本。降低能源投资,到 2050 年能源系统累计投资约 97 万亿美元,  
占全球 GDP 比重不超过 2%,低于其他碳中和方案。降低用能成本,电力供应成本  
相比当前下降 20%,大幅降低发展中国家能源负担。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平均边  
际减排成本约为 94 美元 / 吨 CO2,低于其他碳中和方案。  
●ꢀ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体面就业,至 2050 年在全球创造近 5000 万个就业岗位,  
亚洲、非洲、中南美洲新增就业最多。提升能源可及性,在非洲、亚洲、中南美洲  
等无电人口集中区域,因地制宜采用分布式和电网供电方式提供用电。到 2050 年,  
全面消除无电人口问题。  
500万就业岗位  
50万就业岗位  
图 8 2050 年全球分区域能源系统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  
13  
执行摘要  
能源韧性转型的关键是能源与气象协同发展,通过建设气候适应型能源电力系统,促  
进能源气象融合技术发展,增强基础设施韧性,提升能源电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实  
现能源韧性转型。  
9
●ꢀ ꢀ  
建设气候适应型能源电力系统。电源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元电源系统,提  
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准度,加强非气候敏感型电源建设,因地制宜部署备用电源。  
电网侧,构建高度智能、主动应对、积极恢复的电网系统,加强预警预判、注重主  
动防御、提升应急能力。需求侧,强化需求侧管理,充分挖掘负荷侧可调配资源,  
形成灵活多样开放互动的需求侧负荷系统。基础设施方面,提升电网与燃气、供水、  
交通、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应灾能力。  
●ꢀ ꢀ  
促进能源气象融合技术发展。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构建资源集聚、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能源气象融合技术创新。重点促进气候感知、规划  
运行、应急恢复、多系统协同 4 大领域 12 类重点技术研发和应用。  
●ꢀ ꢀ  
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建立能源气象协同发展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在技术标准体系、  
气候感知系统等方面形成系统性的保障体系,积极调动政府、企业、社区、公众各  
方资源,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提升全社会适应能力。  
㘲⏅⩪
ߐ
㈰㐔ⅉՎ䔷Ꮙ
ڨ
䩣឵ᱤꢀ  
ⅉՎᙔⴚꢀ  
㻹݇䔅㶁ꢀ  
Ꮙᕚᖗโꢀ  
๏㈰㐔
ꢀ  
䔷Ꮙᕜ⮹䓈䚂⩪㒆  
ⅉՎⅉ䆖Ⰶ⊀䶹៚  
䭧△
܄
△឵ꢀ  
⏅㒆㢬
ם
ু䓈䚂⩪
 ꢀ  
㒆ᳫэ
㻹݇  
̓ᱯ⤻ⵉ⾫  
Ჶ〤๞ⅉ̀⮹⩪㒆䔅㶁  
Ꮙᕚៗԣϯ঍Ȩ➞䉹  
ߐ
㒆㐑̓䃳฼  
ᮯ㘲Ⰶ⊀  
ߐ
Ӑ Ӑ
ꢀ  
̾㒆㳂ऽꢀ  
᫮ᑄэ
䄸᪩  
ু䃳฼э
䄸䚂  
⩪㒆䔅㶁⮹
䄸  
⩪㒆Ꮙᕚᣜ
ݫ
̓  
ᖗโ឵ᱤ  
ߐ
㈰㐔䶹䂛឵ᱤꢀ  
䶹䭧ᕜる⪚  
图 9ꢀ 能源气象融合发展技术体系  
14  
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综合效益巨大,通过降低能源成本、  
创造体面就业、拉动经济增长、降低气候风险等途径,每投入 1 美元能够获得 9 美元  
的社会福祉。  
10  
●ꢀ ꢀ  
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确保全球在本世纪末实现  
《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各  
自能力三个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在 2035 年前实现电力净零排放,2050 年前或更早  
实现全社会净零排放,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排放空间,保障全球发展权。  
●ꢀ ꢀ  
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电网互联、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理念为内  
核,对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协同带动作用。以落实《巴黎协  
定》为目标,以全球电力互联互通为抓手,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 ꢀ  
创造 9 倍综合效益。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加快清洁发展,增加体面就业,落实碳中  
和目标,实现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通过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经济、  
社会、气候、环境多重效益。到 2050 年能源系统累计投资 97 万亿美元,创造综合  
效益超过 870 万亿美元,相当于 1 美元的能源投资获得 9 美元的综合价值。  
9 倍  
870  
万亿美元  
美元的能源投资能获得  
1
美元的社会福祉  
97  
9
万亿美元  
能源系统投资  
全社会福祉  
包容转型  
公正转型  
韧性转型  
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  
年成效  
2050  
支撑风光装机量  
亿千瓦  
万亿千瓦时  
万亿美元  
271  
52  
14  
化石能源和水电带动  
倍新能源开发  
3
支撑风光发电量  
加快清洁  
发展  
化石能源加速退出  
减少化石能源补贴  
包容转型  
终端能源消费  
电能消费  
亿吨标准煤  
万亿千瓦时  
151  
82  
用能高度清洁化、  
电气化  
保障发展  
用能需求  
年前  
年前  
全球实现碳达峰时间  
全球实现碳中和时间  
2030  
2060  
巴黎协定》  
温控目标  
促进全球  
碳中和  
清洁能源投资带动  
全球经济增长  
贡献率  
促进区域  
协同发展  
4.6%  
倍社会投资  
2
能源系统投资  
电力供应成本下降  
边际减排成本  
万亿美元  
97  
20%  
94  
降低能源转型成本  
降低社会  
转型成本  
美元 / 吨二氧化碳  
=1000 万  
公正转型  
增加体面就业  
创造新增岗位  
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全面解决无电  
人口人数  
提升能源可及性  
=1 亿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万吨 / 年  
万吨 / 年  
万吨 / 年  
SO2  
6400  
10000  
1460  
减碳降污协同  
NOx  
实现可持续  
发展  
减少细颗粒物排放  
新型储能装机  
提升能源系统充裕性、  
灵活性、可靠性  
亿千瓦  
保障  
35  
22  
能源安全  
韧性转型  
减缓与适应协同降低  
气候风险  
避免气候损失  
万亿美元  
降低  
气候风险  
图 10ꢀ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转型创造 9 倍综合效益